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離恨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離恨》(館藏編號79-00126) 為鄧龔雲章女士(1891-1971)剪紙作品之一;根據作者的題識,此作《離恨》主題為「仙女歸天」,內容是董永遇仙的故事。董永行孝事始見東漢末年武梁祠石刻畫像;魏晉時,曹植《靈芝篇》和干寶《搜神記》增加了仙女下凡,助董永償債的情節,演化為「天女助人」的故事。唐代董永變文和宋元話本《董永遇仙傳》,著重描寫路遇、償債、訣別等情節。明代《織錦記》,清代地方戲《槐蔭樹》、《百日緣》,現代黃梅戲《天仙配》,南戲《董永遇仙記》,劇情基本相同,講述董永賣身葬父,在員外家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婦。七仙女一夜織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改三年長工為百日,期滿後,仙女被命返回天庭,夫妻只得忍痛訣別,是廣受喜愛的戲曲。此創作剪繪董永與仙女背負行囊,即將訣別,離情依依之景,為作者73歲所作。 鄧龔雲章(1891-1971),山西人。自小聰慧,無所師承,喜作畫,尤擅剪繪,興之所至,一時靈感、一氣呵成。18歲嫁鄧漢臣,民國38年渡海來臺,畢生時間與精力多貢獻於剪紙藝術,其作品多為民初寫實民俗故事,包括各式人物、婦女服飾、民間戲劇,以及民間喜愛之吉祥瑞圖與花木鳥獸等,在其剪繪下,無不栩栩如生,神態萬千。她曾多次應邀於國內外展出,並將販售作品所得捐贈,臨終時猶懸念剪紙藝術之提倡,其高風亮節之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