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佛》(館藏編號34520),為沈也男剪紙作品之一;此作剪繪坐佛一尊,以紅紙單剪,莊嚴而肅穆。佛盤坐於蓮花座之上,雙目低視,表現出冥想之相,其身後的背光,用纏枝蓮花紋飾,構築出鏤空的纏枝蓮瓣形背光,蓮花在沈也男剪紙作品中經常可見。 剪紙是傳統工藝美術之一,是中國舊時社會民間一種祈求吉祥納福的象徵,頗能展現常民文化性格。隨著時代的推演,剪紙從民間婦女普遍從事的民俗活動與應行事務,後發展出豐富多變的剪貼襯各類技法,甚至將文人雅趣帶入其中。然而,剪紙藝術何時傳入臺灣,因文獻資料的不足與缺乏重視,已無從考證。臺灣早年雖有剪紙藝人,但都只為應景之用,真正的推廣是起源於當年陳輝(1929-)在主持國防部藝工大隊時所培養的一批剪紙人才,沈也男即為其中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