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素紅緞綴銅花鈴鐺風帽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素紅緞綴銅花鈴鐺風帽》(館藏編號102-00038)。風帽:帽子後面加上布片或整片布幅披到肩上,如成人的兜風帽,有護頸防風及保暖的作用。適合已會走路的孩童外出時戴,所以一般尺寸較大。大抵是秋冬時節戴。本件風帽為橘紅色素面緞地,正面帽簷上下以灰綠、紅、金線緄黑邊作為邊飾,正中央縫綴一顆八瓣花朵形銅質牌飾,牌上有剪刀、算盤等圖案,帽簷左右兩側延伸至背面處為一黑色絨布如意雲頭紋,銜接灰綠色棉質綁帶,兩條綁帶箭形尾端以紅線繡上萬字印;背面底部以灰綠地白、紫色小花織帶及黑布緄邊;帽頂正中以紅線繡上萬字印,左右各縫一顆鈴鐺,還有一顆紅色鈕扣結垂墜青綠色吉祥結、盤長結和紅色結穗;內裡為灰藍色棉質布。此件為購藏,本館於2013年入藏,為民初之物。 臺灣傳統習俗裡,幼兒滿月、四個月及週歲時,外婆家會備有從頭到腳的衣衫,稱「做頭尾」。其中的童帽上面繡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充滿對孩子成長的祝福與祈願。臺灣的童帽有多種樣式,可分類成:碗帽、圈帽、風帽、虎(頭)帽、瓜皮帽、狀元帽(厝脊帽)、鴟鴞帽(公雞帽)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