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Flushing, 2011

張乾琦(1961-)的作品〈Flushing, 2011〉拍攝於2011年,此件黑白影像作品收錄於其2015年發表的攝影書《Jet Lag》之中。影像為藝術家近十年頻繁於世界各地移動的紀錄,作品拍攝對象樹木頂端的枝葉和夜空的曝光疊加,拍攝地址則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法拉盛」,該地區素以多元的種族組成為名,具有包容萬象的族群多元性。此外,法拉盛作為新興的華人社區,居於此社區的臺灣移民約佔百分之三十,因此更有「紐約小臺北」之稱。 此作作品採用明膠銀鹽相紙製成,相片以黑白成相。構圖可以區分為左右兩大區域,畫面左邊主要以樹木的枝葉為主,右邊則是運用相機長時間曝光,記下飛機於空中飛行的軌跡。平衡式的表現手法,衍伸出極度穩定的畫面表現。左邊的有機自然造型,與右邊的弧形幾何線條形成對比。拋物性線條除了表現速度感外,無數的飛行軌跡,呼應張乾琦個人長期旅居各地,不斷奔波的生命狀態。 不論是對比或是對稱的方式來詮釋〈Flushing, 2011〉一作,張乾琦作為旅居國際各地的攝影創作者,其對於自身主體文化的認同從未忘記。儘管此作在畫面形式構圖至內容之間皆無法直接指涉「法拉盛」的特徵,但透過作品命名的方式,試圖回應法拉盛區本身具有臺灣移民的特性,傳達移動與異國文化交融的內容。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乾琦
  • 日期
    年代: 201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