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蔡水景(1956-2016)此作書寫南朝詩人謝朓(464-499)〈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一詩。釋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梁(樑)。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落款:「謝玄暉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丙戌之秋,濤白草草」,引首章:「守口」,姓名章:「濤白」(白文),另有鈐印:「天地無和」(朱文)。 蔡水景此作字體大小與筆觸粗細不一,然亦有其規律,每句約莫間隔四、五字而改變筆觸的粗細。蔡氏此作的草書優柔,且隨筆觸細緻而飄渺,整體呈現迅速且輕盈之感,而在較粗的筆觸部分,則呈現相對慢節奏的姿態,字形也較具有辨識度。此作行距編排與結構好似流水,與〈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詩〉一作相比,此作的字數更多,其蜿蜒程度則更為湍急,而字型大小與字體粗細的變化亦來得更為起伏,尤其是在每行底部其方向偏右且漸弱,湍急的流水在此匯聚成小溪收尾。 謝朓因為被告密而被召回都城,途中謝氏情緒高漲,見大江而悲從中來,藉由山水與都邑的書寫,透露對於悲壯情感,而作此詩詞,則是寄贈予西府的知己故人們。蔡水景時而湍急、浩湯的書寫,則反映著謝朓雄渾悲壯的心境。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蔡水景
  • 日期
    年代: 200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