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角板山之春

很喜歡去桃園復興鄉看青山綠水的徐永進(1951-2022),這幅〈角板山之春〉,鈐印:「徐永進印」(白文)、「游心」(朱文),款識:「角板山。甲戌年秋重遊復興鄉,角板山景色怡人。徐永進。」此作是從角板山公園望出去,山巒起伏綿延,山峰突起如角,河階面有梯田,山腳下幾戶人家,幾處聚落。角板山位於大漢溪上游,河流轉彎處容易堆積淤泥形成台地,層層台地,如平板,風光秀麗,先總統蔣介石名為「溪口台地」。 由於天然的地理環境特殊,有山有水有台地,風景變化多端,又離臺北不甚遠,因而徐永進常來復興鄉,除了在角板山遠眺群山外,也去大溪的慈湖看湖看樹,或到香光山寺走走,感受素樸的禪寺風光。附近的許多埤塘也十分吸引他,他特別喜歡有山有水的湖光山色,晚年才擇居接近新北市烏來的梅花湖畔。 這幅屬於雲淡風清的水墨畫,主山的大筆類似披麻皴法,脈絡分明,充滿表現性線條,與後面隨意渲染,自由流變,起伏不一的遠山不同,而層層堆高的台地,成為良田,也見證大漢溪的地質生態,色彩的淡淡石綠、花青或赭石,烘托出全畫淡雅、多變的風貌。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