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荷塘秋色

荷花出汙泥而不染,由初荷、盛荷,即使殘荷也都為文人墨客所矚目,近代中國水墨名家如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等無一不是畫荷名家,即使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或惲壽平也都是畫荷大家,只是每個人的風格不同。 徐永進這幅〈荷塘秋色〉,鈐印:「徐」(朱文)、「永進」(白文),款識:「荷塘秋色。永進。」此作整體重氣勢,荷葉高低參差,姿態正面、側面、背面,上昂、下垂皆有之,用筆淋漓,線條奔放,是以草書作畫。施墨濃、淡相間,並佐以赭石,氣勢雄健古拙,猶如葉雖殘,仍昂然。徐永進率性塗抹的枯荷,雖無秋荷或其他點景,以墨色為主,仍有其文人的風骨。 徐永進於1996年6月曾在白河蓮花節文藝季演出「音樂、書法與蓮花的對話」,當時臺下四周盡是荷田,十分荷葉五分花,荷風徐來,樂音響起。他隨著音樂的節奏運筆,一種無法預期的交會,當下連結,在紙上留下筆情墨韻。徐永進作畫傾向痛快淋漓地揮灑,筆酣墨飽,大筆掃之,他是大膽下筆,但不注重小心收拾。他重視筆墨線條的「骨法用筆」,但對於繪畫上的應物象形或隨類賦彩則較不注重。因而他的水墨畫與一般科班或學院派的水墨畫迥然不同,是意象式的抒情水墨,以線條為主體,用色以素雅的淺絳為輔,自成一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