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動善時

徐永進的草書〈動善時〉,鈐印:「徐永進」(朱文),取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在最適當的時機行動,就是動善時。這幅〈動善時〉線條充滿自信的縱放舞動,由右至左隨機應行,旋轉不輟,點畫形質的構成,宛如抽象畫,充滿音樂性的律動,因而書法被稱為無聲的音樂。徐永進融入他水墨畫的筆情墨韻,線條柔潤又遒勁,字形的結構性已被解構,是書?是畫?兩者都是。 在徐永進書畫創作的歷程中,最具動善時的關鍵時刻是他35歲(1986年)那年,辭去銘傳商專(今銘傳大學)校長秘書職務,成為專業藝術家,這是一個生命的抉擇。1989年他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生平第一次書法個展,其後又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及高雄文化中心舉行書畫個展。1990至1991年他兩度赴大陸,飽遊沃看,搜盡奇峰打草稿,全心投入水墨創作,1993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漂泊・闖蕩・狂飆——徐永進水墨個展」。如果他沒有當年「動善時」的膽識,放下一切,就沒有日後的他敢於大膽開拓現代書藝,並進行水墨創作。晚期融通書畫走向直觀書藝,一個「動善時」的抉擇使他的生命與藝術都轉向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1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