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負陰抱陽

徐永進(1951-2022)的草書〈負陰抱陽〉,鈐印:「大觀」(白文)、「徐永進」(朱文)。此幅內容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原為未分陰陽的混沌統一體,其後分化為陰陽兩氣,萬物皆負陰、懷抱陽,陰陽兩氣相互交沖,相互交和,均衡成新的和諧體。道是陰陽兩氣的沖和與統一。若以虛實來看,作品中濃厚的重拙線條為剛實的陽,淡墨的飛白線條為虛靈的陰,兩種陰陽的線條,由氣而交互沖和,形成虛實相生的和諧佈局。 徐永進的作品,往往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甚至可以說過程就是結果,當他信筆一揮,直抒生命的情性,生機靈現,才是最鮮活的生命體,至於造型的美醜與否非關宏旨,那股氣的活潑實存,氣的流動蕩漾,才是他的真實存在。因而他總是不拘於形式,下筆揮灑,任氣而行,行於所當行,而止於所當止。其作品的精彩,在當下的一揮,身體與筆墨線條的共舞,猶如完成一件行為藝術,留下筆痕墨跡作為見證。因而徐永進強調書法即是呼吸,呼吸是氣的和諧順暢,關係著書法的聚散開合,線條自然律動的生氣盎然,若呼吸順暢則線條一生二,二生三,連綿不絕,自在行走。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1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