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幹文化

徐永進(1951-2022)的〈台灣幹文化〉32個幹字以正面、側面、反面筆筆相連,以排筆刷出直挺的線條,象徵先民的野性衝撞力,黑底暗喻先民渡海在臺灣海峽黑水溝中,冒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險來臺,只為圓一個淘金夢。而當臺灣經濟在80年代狂飆,也成為色情之島,黑金對比的色彩與文字恰恰凸顯臺灣貪婪之島的「黑金」文化。一個「幹」字原是臺灣人苦幹、實幹,拼搏的臺灣生命力,在締造經濟奇蹟後,反而形成幹譙語,幹的一語雙關,二律背反,形成徐永進思考臺灣文化的創作意識。 其實徐永進也以當代藝術創作的觀點提出他的問題意識,當許多語言、文字在基層民眾中暢行無阻,甚至滿牆塗鴉,然而在書法的文化包裝下只能視而不見,無法登大雅之堂。因而這幅〈台灣幹文化〉,徐永進有意顛覆傳統書法以優雅的詩詞為書寫內容,而改以指涉臺灣當代文化為創作批判。法國哲人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說:「寧可自己是說真話的人,也不要是一個對自己虛偽的活人。」徐永進干冒被批評,破除社會對書法的禁忌,展現他說真話的勇氣,正如他說:「我的書法就代表我的人。」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