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慰安婦

這幅〈慰安婦〉徐永進(1951-2022)以草書完成,款識:「慰安婦」(行書),「慰安婦」(草書),「徐永進」。三個大字慰安婦,在草書符號的造型誇張下,線條輕盈柔和,女性曼妙的身姿隨之成形,字中有畫,書寫他對慰安婦成為戰爭下的祭品的意象。徐永進自述他的創作思維:「我用草書寫慰安婦,線條和平緩慢移動,一面想到十七、八歲的少女,被騙去當慰安婦,一天接二十人,幾年近三萬人,成了戰爭下的犧牲品,不知不覺寫完了慰安婦三個字,像三位無奈的妙齡裸女?」 徐永進尚有另一幅〈慰安婦〉(2001),背景寫滿了慰安婦的口述歷史,他對慰安婦在不知情下淪為祭品,十分悲痛。1975年在金門服役的徐永進,當時在軍中也有「軍中樂園」,但是他說他從未去過,他覺得只是抒發性慾,不合他胃口,且不太人道。因而徐永進日後會關注慰安婦事件,其來有自。古典又優雅的唯美書法,固然值得欣賞,然而處在今日大海嘯、大地震、大颶風、大火災、大颱風、大洪水的時代,對於人類大肆開發,破壞生態平衡的逆天行為,作為一位書藝家,只能以筆訴諸沈重的悲痛。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