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逍遙遊

徐永進(1951-2022)的〈逍遙遊〉一筆書,以草書完成。鈐印:「徐永進」(白文)。 遊字最後一筆拉長,承載著逍遙兩字。彷彿意味著忙碌的現代人,往往有所承載,不是家庭,便是社會,甚至國家,如何能閒適自得追求現實之外的自由?《莊子》以〈逍遙遊〉,揭示人不僅要逍遙於無何有之鄉,還要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那種精神的自由才是自在的逍遙遊。 當徐永進寫出〈逍遙遊〉時,可以想見他心中十分嚮往莊子這種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只是逍遙遊在境界上仍有層次之分。《莊子》〈逍遙遊〉中提到宋榮子是「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意即宋榮子面對外在的稱譽也不沾沾自喜,面對外界的批評也不沮喪。 此時48歲的徐永進正處於第二個階段的逍遙遊層次,譬如他與墨潮會成員,主張現代書藝,反叛傳統書法,受到許多攻擊,然而他們仍我行我素,朝自己的價值觀與方向精進。而再上一層是跳脫執著,列子的「御風而行」,不積極追求人世間的享受,無關世俗一切的隱者。最高一級是與天地一體,順任天地萬物之自然,以各種樣貌出現達到最大的自由者。因而要達到全然的逍遙而遊,與道為一,有待精神的虛靜才能體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