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漫漶甲骨

甲骨文是指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是商代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的占卜文辭,又稱為殷墟文字。甲骨文所刻的卜辭文字,是用青銅刀在削製好的甲骨片上用鋒刃斜側單刀刻寫的「刀筆」書法,卜辭的「刀筆書法」具有強烈的立體感,線條的粗細輕重顯得遒勁有神。 這幅作品,鈐印:「徐永進」(白文)。徐永進嘗試寫出刻在甲骨上且被拓印而出的甲骨文字。他先以水臘書寫甲骨文,再以墨在其上塗抹黑塊,水臘的文字線條便出現白色,並在字與字之間,以淡墨渲染且留白,產生濃淡的墨色變化,再滴灑墨點,形成斑駁、漫漶的歷史感。 〈漫漶甲骨〉看似書法又似畫,好似一群甲骨文字,各具姿態,表情各異,漫步在太初的時空裡。徐永進認為回歸到原初的文字圖像,那股原始的混沌、天真、樸野的精神狀態,書法藝術將更具生命力,更鮮活。這幅有著灰黑白的書法已不只是書法,反而消解了文字的可讀性,增添了視覺藝術的可看性。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