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本來面目

徐永進(1951-2022)的〈本來面目〉以草書完成,鈐印:「徐永進」(白文),「游心」(朱文)。在佈白章法上,「本」字偏右邊,「來」字側左邊,兩字交錯互讓,「面目」兩字如畫圓弧,圓轉成字,且筆畫多飛白。通篇書法、筋骨怒張,是直接了當的當下表現,有如禪宗棒喝頓悟式的利劍揮斬,妄念俱斷,現本來面目。 聖嚴法師說:「本來面目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他指出禪宗的本來面目是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心無所住、念無所繫,放捨諸相之後的大解脫。禪修的徐永進也希望能回歸不迷不染,無住、無念、無相的本來面目。因而他快速落筆,希望念頭頓生頓滅,才不致於又執念於「本來面目」。禪宗睥睨傳統,不受外在任何約束的格調意趣,也在徐永進的書法中展露無遺。他的運筆迅疾,痛快豪邁,筆畫恣肆,狂筆顛墨,都是禪宗的書法特色,他非常欣賞懷素上人「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境界,並心嚮往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