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甲骨文變奏

由於甲骨文的圖象性質濃厚,徐永進熱衷於探索甲骨文與繪畫結合的可能性,因而創作這幅〈甲骨文變奏〉。鈐印:「徐永進」(白文)、「游於藝」(朱文)。 甲骨文的筆畫被隨意誇張、變形、解構。濃淡不一的墨塊與大小不同的黑色原點及甲骨文字的線條與留白,組構成一幅點、線、面滿版構圖的抽象畫,蘊含書寫的筆情墨韻。由甲骨文的書寫出發,轉化為抽象畫,正是書畫雙修的徐永進在現代書藝上的大膽嘗試與實驗。徐永進一心想在傳統書法外另闢蹊徑,使書法無論在造型、筆墨或內容都能再出新意,而不淪為民俗技藝。他說:「只有活化傳統,落實當代,發揮自我性靈,從內容、素材、技法、造型、思想、主題等多元化的開發,才能使書法邁向新天地、新氣象、新紀元。」 這幅創作,擺脫字形、字義的束縛,在抽象構成中,形塑中國古文明、古文字之美,充滿一股神秘莫測的遠古神話感。同樣充滿神奇奧秘的是徐永進另一幅〈無相之相〉(1993),他以黑底白字的甲骨文做出排列組合,宛如版畫,再切割成張張正方形,組合於紅色宣紙上,形成極古又現代的無相之相抽象畫。中國書法的抽象性與西方的抽象畫,在非具象的書寫性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