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浮峰普恩禪詩

此幅徐永進(1951-2022)以草書完成,釋文:「返本還原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誇,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款識:「一九九九夏,徐永進。」鈐印:「肖形印」(朱文),「徐永進」(白文)。 禪修者皆知返回本心本性之重要,那才是永遠心安的家,無任何玄奇奧妙之處,只是我們往往因一時的起心動念,仍在擾動的人間惶惶不安,而未能返歸原本明澄清澈的真如本性。 徐永進晨起打坐、寫禪詩,已成為他的日課,既可調養心性,怡然自得,也可親近古代大禪師,時時覺察自己修行的迷失,亦是一樂。 這幅禪詩徐永進寫得如行雲流水,順手捻來,自然天成,無所作意,一片生機流佈,自在從容。禪者林谷芳認為筆墨即性情,書畫家必須在筆墨中吞吐生命,在生命中進出筆墨,作品與人才能饒富趣味。他說:「修行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切入,有人從心,有人從身,有人身心一體,在徐永進身上具現的是氣。」林谷芳指出如何能涵蓋內在的沛然之氣,讓氣真正吞吐,他認為:「徐永進的禪坐,以及由禪——祖師禪帶來的破,正是徐永進的書畫源頭。破,所以他自由進入,吞吐自在,在他身上,看不出傳統書藝與現代書藝的明顯分隔。」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