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則徐詩

徐永進(1951-2022)這幅〈林則徐詩〉,以隸書書寫,釋文:「遠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鈐印:「徐永進」(白文)。 林則徐(1785-1850)這首詩原文為:「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青山有色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湏防人不堪。若能杯水如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廣州禁煙抗英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不顧個人的安危,絕不屈服於英國,後雖遭革職充軍,仍以此詩以誌個人的節操。 徐永進對林則徐不畏權勢,革新辦政的雷厲風格敬仰於心,對其詩句亦相應於心,他取詩句前兩句書寫。作為畫家,莫不希望作品能流傳千秋萬世,作為善音律的琴家,莫不希望自己的音樂能成為萬古琴聲。然而大自然的遠山,不經一筆皴染,即是千秋畫,大自然的流水不必彈弦,即是萬古琴。遠山、流水一切都自然而然,不必費心營造。而在人間世,若有利於國家的事,必然生死與共,慷慨以赴,豈能趨福避禍呢?林則徐寫此詩,以明志。 徐永進這幅書法,濃墨、淡墨兼而有之,用筆遲緩,有如畫字,筆筆重拙,尤其每個字的間架,看似沒技巧,卻筆筆不呆滯,變化無窮,拙勝於巧,自成奇趣。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