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臨孫過庭書譜

這幅徐永進(1951-2022)〈臨孫過庭書譜〉,以草書完成。釋文:略,款識:「徐永進學」,鈐印:「古墨輕研滿几香」(朱文),「徐永進」(白文)。 徐永進臨寫唐代孫過庭草書時,正值36歲,已習王羲之行書幾近20年。此時他仍以行書為主。由於孫過庭的〈書譜〉草書,深受王羲之草書影響,全用圓筆,變化多端。孫過庭的筆法精熟,時而妍美,運筆緩慢結體優美;時而粗放,運筆疾速,不加修飾。他的〈書譜〉可說是繼承王羲之的草書書法,再加以發揮。徐永進學孫過庭的草書〈書譜〉,是在既有的王羲之行書的功底上,再進一步精研草書,對他而言是相得益彰。 這幅書法徐永進寫得較為優雅,筆畫圓柔、順暢,行筆婉轉自如,比較注重筆墨、結構、章法等書法「形質」,而在字的內在精神的情感抒發的「情性」上,仍有待發揮。孫過庭主張「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書把點畫寄寓於使轉之中,性情才能發於形質之外。徐永進選取臨書的這般書譜文字內容,孫過庭談的是筆法的書寫之妙,要通過觀察大自然動植物或各種現象的造化之妙,才能寫得心手雙暢,而非亂寫。因此,徐永進此階段的臨寫以書法的形質為主。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