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臨張猛龍碑

此作徐永進(1951-2022)臨摹《張猛龍碑》的部分碑文,款識:「節臨張猛龍碑。徐一滌。」鈐印:「徐永進」(白文),釋文:「神秀春方,靈源在震,積石千尋,長松萬刃,軒冕周漢,冠蓋魏晉。河(靈)岳秀,月起景飛,窮神開照,式誕英徽,高山仰止,從善如歸,唯德是蹈,唯仁是依。栖遲下庭,素心著雪。」由於是節臨,在字形與結體上與原碑刻的文字書寫十分相近。在字形筆法的方折運筆上,稜角分明,筆力齊張,表現力飽滿,並輔以圓筆的運用。在點畫與勾劃上呈三角錐狀的側鋒運筆。在橫畫的書寫上往往左低右高往右略為斜仰,充滿動勢的厚重感。整體氣勢是斬釘截鐵的方筆起筆,線條剛健挺拔,氣勢恢宏中又透顯著溫潤感,結體的疏密變化,一如《張猛龍碑》的特色,有著勁挺峭拔的金石氣。 魏碑書體,從原先的雄峻、古樸,逐漸轉為工整、溫雅發展,與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書風受到南朝墨蹟行書舒和、典麗的影響有關。 北朝的尚武精神融入南朝崇尚王羲之、王獻之二王書風的帖學,使《張猛龍碑》既雄強又奇恣。徐永進以他在王羲之帖學的根基上,臨摹《張猛龍碑》象徵他碑、帖共冶於一爐的習書之路。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