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臨散氏盤

此幅徐永進節臨《散氏盤》是跳接式的選取他所想臨寫的字,而非依原碑一字不漏地依序而寫。釋文:「降以南奉(封)于同道陟州剛登木降棫二奉(封)夨人有司眉田鮮且微武父西宮襄豆人虞ㄎ(考)彔貞ㄎ(考)右師氏右(生目)眉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奉(封)道以東一奉(封)還以西一奉(封)陟剛三奉(封)小門人繇原人虞艿淮工虎孝。」款識:「節臨散氏盤,戊辰夏,徐一滌。」鈐印:「徐永進」(白文),「瑞彥」(朱文)。 《散氏盤》為周厲王年間以塊範法鑄造的青銅器,內鑄銘文357字,記述夨國侵犯散國,夨國割地議和,散國因而鑄器詳載過程,以為傳頌,並為子孫永寶。《散氏盤》為西周四大國寶之一,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的金文字體,粗放豪邁的大篆,欹正相生,奇趣橫生,有雄現千古的大氣。徐永進的臨摹,通篇結字過於端整,用筆較為拘謹,缺少一種原銘文所獨具的樸野神韻,也許當時他臨摹的仍少。晚年時他對《散氏盤》或《毛公鼎》的用功,才真正開始,那種寫字如畫字的質樸之美,也許年輕時37歲的他尚未能多加體會,只能依形描摹,無法入其神髓。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