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散臨馬王堆三號墓

此幅款識:「散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老子甲本,戊辰仲夏夜於聽心樓,徐一滌。」鈐印:「徐永進」(白文)。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大量帛書,包括《周易》、《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老子》(甲本)、(乙本)、《五星占》、《皇帝四經》、《五十二病方》、《養生方》等等秦末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猶如一座書法寶庫。一般漢代書法皆以刻石的漢碑為主,此批二千多年前手抄的帛書墨跡,成為考究篆隸、古隸,以至於漢隸的蛻變、發展的重要史料。絹帛為一種名貴的書寫材料,比起竹木簡牘更便於書寫及攜帶,且墨跡未經過人為的刻鑿和傳拓,更能感受筆酣墨飽的書寫感。在馬王堆出土的眾多帛書中,《老子》甲本是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這本帛書《老子》甲本,字體是介於篆隸之間的古隸體,在字體結構上已呈現帶有隸書筆意的波、挑筆趨勢;而字形的取勢也從篆書的縱向轉為方正扁平方向發展。用筆粗細相間,書風古樸、自然。這種篆隸轉換中的古隸,由於未全然定型如漢隸,波磔明顯的規範化,因而引起許多書家的臨寫。 徐永進這幅約五百字的散臨帛書《老子》甲本,平直線條已多於篆書的圓轉迂迴,毛筆運行自然順暢,寫得筆筆不苟,又素樸凝斂,自成天真樸實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