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臨摹東坡獅子贊

此幅為行書,內容為蘇東坡獅子贊,款識:「東坡獅子贊,徐永進錄。」,鈐印:「徐永進」(朱文),「瑞彥」(白文)。 徐永進(1951-2022)書寫此作時約為新竹師專二年級時,當時加入書法社以臨習王羲之《集字聖教序》行書為主,而此作係臨摹宋代米芾(1051-1107)的東坡獅子贊,臨摹得十分畢肖。 中國書法史都稱「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唐代書家注重法度、結構的嚴謹,成就楷書的發展;宋代逐漸轉為重視抒情的意趣,米芾云:「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他的行書常隨意賦形,出奇制勝,欹側多姿。跌宕險奇,銜接晉人的灑脫自然。在包含蘇東坡、黃庭堅、蔡襄與米芾的北宋四大家中,唯米芾的書法最富意趣,個人的審美趣味以「刷」字見長,因為米芾主張寫字要自然而不做作,運筆如用刷字,因而刷出搖曳生姿的書法。 徐永進此作雖是學書才一年餘,卻敢於嘗試臨寫米南宮尚意的書法,通篇粗細的筆畫變化,或行氣的跌宕或字形的逼似,皆形似米芾的東坡獅子贊。米芾側鋒出筆,致使他的書法儀態萬千,書法繼承傳統,而刷字使他在傳統上的破壞,遠遠超過傳統的繼承,而自成風格。也許正是米芾一反常態的側鋒取勢與用筆的靈動多變與風格創新的美學,吸引徐永進的冒險一試。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徐永進
  • 日期
    年代: 1968~196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