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卡門線

「卡門線」(Kármán line)是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界,換言之即人類居所與境外之地的邊界。莊立豪(1992-)挪用卡門線作為『邊界』的定義,思考繪畫在當代如何突破限制並發展更多可能性。在展場中,莊立豪也思考如何突破作品本身以及與場域的邊界,讓觀眾在欣賞時與作品、場域間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當莊立豪徘徊在這些情緒思考時,腦中浮現的卻是天使的輪廓,天使的圖像符號,它也許是一種對於繪畫的共同記憶,但是對於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觀者,或許是一種權力關係下的產物。莊立豪在其中一塊方形畫布上寫道:「I have never seen either Angels or Goddesses so I am not interested in painting them」(我從未見過天使或女神,所以我沒興趣畫他們。)他引用寫實主義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的名言,透露他與天使的關係,因此,他並非直接畫出天使,而是用光影投射的方式呈現神話及歷史畫中的天使形象,創作『不畫天使的繪畫』。 此作於2021年獲得「桃源國際藝術獎」遊藝獎。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莊立豪
  • 日期
    年代: 202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