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擺桌

于一蘭(1971-)的〈擺桌〉模仿十八世紀來自於中國、風行於歐洲的白底青花瓷盤,上頭輸出藝術家拍攝自馬來西亞和印尼街頭的居民影像,並選擇以「餐廳」為主要場所。 該作是應阿姆斯特丹凡龍博物館(Museum Van Loon)於2013年所策劃的展覽「Suspended Histories(懸浮的歷史)」委託而作,也是于氏的照片蠟染系列《Orang Besar(大人物系列)》的後續作品。在延伸討論下,該作品以歷史貿易角度,代表了社區、乃至國家中,具有政治、社會、經濟地位的菁英人士仍握有當地社會的主要掌控權,也呈現出社會間權力、階級的不對等關係。 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巴、目前居住在吉隆坡的于一蘭,在1993年自南澳大利亞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畢業後,便長期以作品探討殖民主義、權力結構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並審視直至今日仍持續發生於社會的權力重組與配置。「餐廳」在歷史上作為政治要角、國家元首談論世界經濟、權力、貿易、外交和決議的主要聚會場所之一。在殖民主義(Colonialism)的角度下,于一蘭認為「將東西擺到桌子」便是將物品作為談判的籌碼與條件,盤子上帶有的青與白,則是象徵著流通於世界各地的貿易物。而于一蘭將兩者結合,探討的是殖民歷史對於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遺留至今的影響,並意圖在作品反映出社會,乃至世界各國與體制間複雜的權力結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于一蘭
  • 日期
    年代: 201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