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人書論拾粹

(第一冊)封面簽題:「明人書論拾粹。泮翁黃羣英。」姓名章:「黃」(白文)、「泮翁八十」(朱文)。引首:「明人書論拾粹。」另有朱文鈐印不辨。釋文:「昔人以翰墨為不朽事,然亦有遇不遇,有最下最傳者,有窮一生而學之,異世不聞聲響者,有為後人相傾,餘子悠悠,隨巨手譏評,以致聲價頓減者,有經名人表章,一時慕效,大擅墨池之譽者。此亦有運命存焉。總之,欲造極處,使精神不可磨沒。何獨書道,凡事皆爾。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一則。能書者固絕真手,善鑒者甚罕真眼也。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鑒書者,不可求之淺,不可求之深。淺則涉畧泛觀而不究其妙,深則吹毛索瘢而反過於譎矣。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宣尼徳性,氣質渾然,中和氣象也。執此以觀人,味此而自學,善書善鑒,具得之矣。項德純書法雅言一則。」作者款識:「壬午臘月既望,泮翁黃羣英。」引首章:「延年」(白文)。姓名章:「泮翁」(朱文)、「羣英八十後作」(朱文)。 (第二冊)封面簽題:「明人書論拾粹。泮翁黃羣英。」姓名章:「黃」(白文)、「泮翁八十」(朱文)。引首:「明人書論拾粹。」另有鈐印:「廣東省書法家協會贈」(朱文)。另有二葫蘆印不辨。釋文:「昔人以翰墨為不朽事,然亦有遇不遇,有最下最傳者,有窮一生而學之,異世不聞聲響者,有為後人相傾,餘子悠悠,隨巨手譏評,以致聲價頓減者,有經名人表章,一時慕效,大擅墨池之譽者。此亦有運命存焉。總之,欲造極處,使精神不可磨沒。何獨書道,凡事皆爾。畫禪室隨筆一則。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鑒書者,不可求之淺,不可求之深。淺則涉畧泛觀而不究其妙,深則吹毛索瘢而反過於譎矣。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宣尼徳性,氣質渾然,中和氣象也。執此以觀人,味此而自學,善書善鑒,具得之矣。項德純書法雅言一則。字莫患乎散,尤莫病於結。散則貫注不下,結則擺脫不開。古人作書,於聯絡處見章法,於灑落處見意境。周星蓮臨池管見一則。」作者款識:「壬午臘月,泮翁黃羣英。」引首章:「延年」(白文)。姓名章:「泮翁」(朱文)、「羣英八十後作」(朱文)。   黃羣英(1920-2019)〈明人書論拾粹〉二套冊頁,形式與內容皆極為相近,第一冊書董其昌(1555-1636)、項德純(生卒年不詳,明代藏家項元汴長子)書論二則,第二冊有廣東省書法家協會鈐印,前二則內容與第一冊幾近雷同,唯末段添周星蓮(清末書家,生卒年不詳)《臨池管見》書論一則。題簽、引首用行楷,內文皆以大字行草書之,一行僅書四、五字,佈局開朗,筆勢變化自如,摻以幾字拖尾拉長之飛白乾筆,氣力蒼勁。 黃羣英為桃園地方書法家耆老,此幅為其八十三歲時所作,演繹名人書論,可見其功力。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羣英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