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司空圖詩品》之二十三:曠達

黃羣英(1920-2019)這件作品書寫唐代司空圖《詩品》的第二十三則「曠達」,釋文為「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樽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過。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後落款:「司空表聖詩品之廿三,泮翁黃羣英九十文五。」鈐有姓名章:「泮翁九五」(白文)、「黃羣英印」(朱文),引首章:「與世無爭」(朱文),閒章:「2014甲午」(朱白文合一)。 黃羣英此件行草作品,暢快與沈著並濟,圓弧筆中常見頓挫,使之增添許多剛勁的氣息,如第二行的「樽酒」,「樽」字的木字豎畫,頓挫而下,線條隱隱帶著折曲,而非直率。「酒」字的酉部,全以頓挫之筆澀行,用折筆來改變線條的運動方向,蒼勁有力。此行最後一字的「花」字亦然,不以圓弧筆運行,而圈出三角形空間,最後一筆,數折而出,變化豐富。 「曠達」的意指瞭然世事,豁然達觀的詩歌,如〈古詩十九首〉之一云:「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所謂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勿待來年,過度守財或妄想求仙都是不必要的,詩意旨在傳達灑脫曠達的人生境界。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羣英
  • 日期
    年代: 201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