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司空圖詩品》之二十 : 形容

黃羣英(1920-2019)這件作品是書唐代司空圖(837-908)《詩品》的第二十則「形容」,釋文為「形容。絕佇靈素,少迴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落款:「司空表聖詩品之二十,泮翁黃羣英,甲午,九十有五。」鈐有姓名章:「泮翁」(白文)、「黃羣英印」(朱文),引首章:「泮山書屋」(朱文)。 此幅行草書作品,飛揚暢快,字間氣勢連貫,彷彿崖間瀑布激石,頗有晚明風韻。晚明書風中,其時代風格以行草書特出,又以條幅書寫最為精彩。黃羣英此作雖有晚明行草條幅的浪漫韻致,卻非摹擬特定一家之風格,縱使運筆速度較快,但仍然保有醇厚的線條質感,而不至於輕浮軟弱。黃羣英於篆、隸、魏碑等書體廣泛且深入的臨習,因此能使迅捷與安穩並立,飄逸與凝重相生,變化繁複。 描繪大自然的風景,是詩歌創作的主題之一。好的詩人可以藉由描繪自然的景物變換,提煉出人身處其中的共時性,使讀者產生共鳴。好的「形容」並非對物像的精雕細琢,而是「離形得似」,以洗練的文字使人聯想自身的感動,如張九齡(678-740)詩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所以能「俱似大道,妙契同塵」,使人的精神性與自然萬象交融。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羣英
  • 日期
    年代: 201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