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父親

〈父親〉是洪正雄(1941-)於1974年以自己父親為題材所創作的作品。畫面將人物置於中心,成為視覺的主軸和焦點。利用周圍的物件訴說著父親認真隨和的為人性格和生活態度,例如掛在窗邊的水壺與地板上鬆垮陳舊的工作靴、橫放在沙發角落與人物手中的香菸,以及蜷曲於父親身旁和躲在腳跟後的貓咪,不但使觀眾對描繪對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為畫面搭建起穩定而和諧的構圖。 洪正雄學習李石樵(1908-1995)多層薄塗的油畫技巧,表現出畫面的體積感與厚重感,並運用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鮮麗繽紛的色彩觀念,巧妙鮮活地勾畫出人物背光陰影中的細節變化。 〈父親〉一作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參與第37屆臺陽美術展覽會榮獲首獎「臺陽獎」(1974),該榮譽帶來喜悅的同時,亦使其遭遇創作的瓶頸,在他思索到底為何而畫的過程中,逐漸將題材轉向對獨居老人、街頭勞工、殘障者等社會邊緣景象的刻畫,從堅韌的生命力找到藝術的感動,進而開啟其創作歷史社會意義的新階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洪正雄
  • 日期
    年代: 197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