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呼吸 · 共生

本作〈呼吸‧共生〉為黃彥勳(1994-)的作品,常透過物件隱喻,探討對人類渺小與生命脆弱的反思以及未來與末世等議題。由機械長出植物,測試了生命與非生命的界線。在後方的背景中,方形的暗灰色平面繪有若隱若現的植物與人物剪影,但卻無法對應到中景的人物與植物形體,讓觀者不自覺地聯想畫外的空間狀態,彷彿身後還有其他的人與物,使觀者同樣置身在藝術家的畫布中無法逃脫。中景人物身體中,勾勒出肺和氣管並伸手觸碰植物的情景,令觀者聯想到藝術家另一幅創作〈荊棘‧孤雲〉,然而從此作〈呼吸‧共生〉的提點與畫面中的臟器,可以看到藝術家在此更強調物、生物與人的共生關係。 黃彥勳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與碩士,2016年曾獲得大墩美展油畫首獎、2017與2018年連兩年獲桃源美展油畫類首獎,也曾入選桃源創作獎、臺中港區新貌獎、全國美展及鴻梅新人獎等獎項。其主要以平面繪畫為創作類型,亦多方嘗試裝置、影像等,藉以探討人類面對未知,實際無奈孤寂,卻又不得不堅韌向前邁進的生命樣態。 本作獲得2018年第36屆桃源美展油畫類第1名,相比2017年的得獎作品〈荊棘‧孤雲〉,藝術家納入了對非生命之物的探討,開啟究竟是人為物注入活力,抑或是人因物才有了生機的思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彥勳
  • 日期
    年代: 201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