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義民廟

〈義民廟〉為傅熼生(1899-1967)於1954年的水彩作品,描繪著1952年竣工的桃園平鎮市義民廟。在構圖上,藉由之字形串連景物,營造出畫作的空間深度,交織出畫面的焦點——義民廟。從前景緊鄰水塘的涼亭與樹下乘涼的人物,至中景以大樹遮蔭著義民廟,最後遠景則為街道建築景觀。用色上,前景湛藍的水塘利用留白和深淺的變化呈現水波盪漾,廟宇則以深紅點綴、深綠強調屋脊起翹的傳統建築特色。整幅畫在綠色與赭紅色調的對比下,呈現別具臺灣味的「鄉土色」。 傅熼生出生於楊梅的務農之家,自楊梅公學校(今「楊梅國小」)畢業後便考入臺北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事日籍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1871-1945),其繪畫風格深受影響,展現出對於風景樸實的描繪以及南國色彩的捕捉。 二次大戰後,他時常在中壢、楊梅、旗山、美濃等地寫生,本作即屬於此時期的寫生作品之一。此作以象徵當地客家精神的廟宇作為創作題材,重點描繪出廟宇的建築特色,突顯出傅熼生對於在地家鄉的本土關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傅熼生
  • 日期
    年代: 195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