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一見乃忘憂

〈一見乃忘憂〉為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張繼馨(1926-)作品,釋文:「一見乃忘憂。馨子」,姓名章:「馨」(朱文)。本作為正方畫幅,採三角構圖,從畫面中央最上方的忘憂花,連結到畫面左側的鷓鴣鳥,再向右延伸到最右側的花苞,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 畫中描繪盛開的忘憂花叢間,停佇著兩隻鷓鴣鳥,一隻低頭覓食,另一隻則對著天空鳴叫。畫家運用精細的工筆畫技法,融合西畫的光影明暗表現,表現俯仰翻折的花葉、纖毫畢現的鳥羽等,無不栩栩如生。畫中主題鮮明,用色亮麗,所傳達之意境,也體現出畫家對自然生態的入微觀察及其生活情趣。 此作之畫意如其畫名,使人一見忘憂,別具巧思。「忘憂花」即金針花,學名為萱草,屬百合科,另有許多別名,例如:「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以及「鹿箭」等,可供食用,多產於中國、日本與東南亞。「忘憂花」之花形嬌美,被賦予「忘憂」、「母親」等多重文化意涵,如《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萱)草,言樹之背。」即記述婦女於樹後種植萱草,藉由觀賞萱花來排解對於從軍丈夫的思念與憂愁。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繼馨
  • 日期
    年代: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