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潮音

〈潮音〉為黃秀傑(1958–)於2004年創作的水墨設色作品,以俯瞰角度特寫海潮的水波動態,潮水在礁岩間往返,不時激起小小的浪濤,讓人彷彿聽見潮音的規律起伏。三組礁岩突出海面,在構圖上約略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頂端的礁岩最為突出,另外兩組礁岩出水稍淺,帶出視覺焦點與變化的韻律感。細看有一只白鷗飛過水面,嬌小的身影襯托出汪洋的浩瀚。落款:「秀傑」,鈐印:姓名章「黃氏」(白文)。 作者用濃墨勾勒礁岩輪廓、皴染表面肌理,並略施赭色,表現出礁岩的立體感與堅硬粗糙的質地;以淡墨畫變化多端的渦卷及波浪線條,鋪陳出各式海水波紋、潮濤漣漪,並於水面覆上輕淺的藍綠色彩,潮水與礁岩形成動靜、明暗、虛實的對比。書法性的線條筆觸與淡雅的設色使此畫富含詩韻。 〈潮音〉為2004年第22屆桃源美展水墨類第1名作品。黃秀傑擅長描繪宏偉壯闊的山景、捕捉水面波光流影之美、與千濤拍岸的磅礡氣象。他曾於黃山悟出古人師法自然的創作心法,因而確立以水墨畫作為終身志業,以壯闊的心胸創造畫面雄偉的氣勢,則是他所追求的目標。他所畫的潮浪波濤讓人感覺身歷其境,水聲不絕於耳,展現其對自然景象的細膩體察與凝視,同時蘊含人類在面對大自然時有如滄海一粟的人生體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秀傑
  • 日期
    年代: 200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