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

1960年開始了『現代音樂』活動的推展之後,國內作曲活動亦逐漸的熱絡起來,大部份作曲者均投注心力於嘗試寫作現代音樂﹔然而,亦有少數作曲者,仍採西方傳統的大小調調性作曲。台灣『現代音樂』的發展,牽涉的不僅是音樂創作方面的問題,亦與台灣整體的音樂發展,有很大的關聯。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份:一為歷史之發展、一為作品之分析。前者,於第二、三、四章,以敘述台灣『現代音樂』相關活動為主﹔後者,於第五章,從台灣『現代音樂』活動中,取十件代表性作品:《回憶》─郭芝苑、《葬花吟》─許常惠、《鋼琴奏鳴曲第二號》─陳茂萱、《琵琶行》─史惟亮、《雨港素描》─馬水龍、《運行三篇》─李泰祥、《浪淘沙》─盧炎、《孤兒行》─錢南章、《眾妙》─賴德和、《現象II》─溫隆信。加以分析研究,試從其中探索作品演變之梗概。最後,第六章為總結論。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盧炎
  • 其他貢獻者
    樂韻出版社
  • 創作日期
    印刷日期:2003年9月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臺灣作曲家手稿曲譜及影音資料
  • 相關地點
    台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