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卉靜物

擅長花卉靜物的楊.彼特.布魯赫爾(Jan Pieter Brueghel, 1628-1664/1684)是法蘭德斯著名的布魯赫爾藝術世家第四代成員;其曾祖父彼特.布魯赫爾一世(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1569)的風景與農民風俗畫為法蘭德斯繪畫在畫類、主題與構圖上樹立新典範,影響深遠;而其祖父楊.布魯赫爾一世(Jan Brueghel the Elder, 1568-1625)的花卉靜物作品更是自十七世紀初以來廣為當代與後輩畫家效仿之對象。 本幅作品承襲了楊.布魯赫爾一世花卉景物畫的傳統,裝有各色花朵的藍漆鍍金飾雕花瓶被安置在石板桌面中央,單一的深色背景烘托出前景花朵的豔麗。盛開的牡丹、玫瑰與水仙以花心朝左前方或右前方的角度展現複瓣層疊的密實與蕊心花柱的精巧細緻;深淺不一、或窄或圓的銀綠葉片搭配其中,緊密相鄰,使花束顯得豐實滿溢。稍高處的三朵橘色、白底紅斑、與藍色的花朵以左右對稱中軸的方式齊高排列,而後從中延伸出一朵更高、更大、紅白相間、半綻放的鬱金香作為花束之冠。盤捲其間的纖細牽牛花枝、細碎葉苞,為富麗貴氣的花束增添一絲清秀淡雅。看似寫實逼真的花束實為理想的組合設計,除了不同時節的花卉種類被齊集一堂之外,畫家透過刻意的角度安排減低了每一朵花被遮掩的程度。此種靜物畫除了悅人眼目,彰顯花卉迷人色調、瓣蕊的精巧透薄,與多元罕見種類之外,也反映出當代歐洲方興未艾的花卉植栽與擺設昂貴裝飾花束的風潮。與此文化背景相連結,花卉靜物畫也因此常暗藏警惕追求奢華、謹記人世虛空之意,一如畫中部分開始枯萎泛黃的花葉,以及桌面石板邊緣的碎裂痕跡,揭示了歲月流逝、好景不常之命運。(于禮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楊.彼特.布魯赫爾
  • 日期
    年代: 年代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