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生食靜物

哈曼.范.斯汀維克(1612-1656)是荷蘭十七世紀靜物畫畫家。他曾跟隨建立萊登畫派(Leiden School)的舅舅貝里(David Bailly, 1584-1657)習畫,熟知此畫派以警惕「人世虛空」(vanitas)為主的題材。不僅如此,他也是台夫特地區魚類靜物畫的代表畫家之一,其作品在台夫特尤其受到歡迎。 本幅作品中的桌上物件被擺設在由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對角線上。背景中擱置深藍布巾的大鍋與陶製貝拉明酒壺(bellarmine jug)位於此三角構圖中的左緣,旁邊則是籐籃中堆高滿溢的肝臟、洋蔥、梨子與死鴨,緊鄰的是盛裝橄欖的藍白萬曆克拉克瓷碗(wan-li kraak bowl)。前方順沿桌緣擺設著麵包、裝滿大小不一淡水魚(梭子魚、鯉魚、歐鯉)的陶製濾水扁盤、橫置桌面的小型鱘魚(sturgeon),以及斜向突出桌緣、直指畫面右下角的刀子。整體幾近褐綠單色調(monochrome),顯得沉靜樸實;魚隻的銀灰與褐與畫中其他物件的顏色彼此互補,它們在左前方的光源下從昏暗的背景中浮現而出。溫頓、油亮、犀利或朦朧等不同程度的反光暗示著各式物件表面材質的粗糙、光滑、軟溜、黏濕或乾裂,透露出畫家入微的觀察與精湛的技法。胖圓壺腹與各式蔬果形成大小不同、彼此呼應的圓球體,而S形線條在籐籃把手及魚堆中重複出現,形成細碎流線。細點顆粒般的鹽釉(salt-glazed)壺面、鴨皮及魚鱗,以及尖銳刺狀的鱘魚身形相映成趣,營造豐富的觸感聯想。 畫中豐富的物件展現了傳統圖像中的「四元素」(Four Elements)象徵,它們分別是:魚所代表的「水」、麵包與蔬果代表的「土」、鳥禽代表的「空氣」,與燒製或燒煮相關的陶瓷用器與鍋具所代表的「火」。而崩壞碎裂的石桌板則帶有「人世虛空」(vanitas)的暗示:沒有任何物件是永久的,堅硬的石頭在時間流逝下也難逃損毀的命運。(于禮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哈曼.范.斯汀維克
  • 日期
    年代: 1640-16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