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萊茵河景色

荷蘭風景畫畫家楊.葛瑞菲爾(Jan Griffier, 1645-1718)曾先後跟隨若赫曼(Roeland Roghman, 1627-1692)與羅騰(Jan Looten, 1618-1681)習畫,而後在1660-1670年代前往英國發展,並終老於斯,作品頗受倫敦貴族喜愛。葛瑞菲爾的繪畫題材多元,其中以描繪萊茵河(The Rhine)、摩澤爾河(Moselle)與泰晤士河(Thames)風光的小型風景畫最受歡迎。 本幅作品以立足高處往前遠眺的角度來展現萊茵河景。畫面右方層層相疊的山巒小丘或緩或急的向左降緩走勢,而後連結河畔;綿長的河岸線沿著畫面中軸方位蜿蜒輾轉向後延伸,河道在漸行漸遠中由寬而窄逐漸掩沒在遠山低谷中,營造峰迴路轉無限延伸之感。畫中左右橫向的地形呈現高坡入谷而後再度爬升的走勢,一如前後縱深的視覺動線從前景高處落向河谷,而後向著前方遠山再度上揚。從前景走向遠方的沿岸山勢益發陡峭,畫面右上方幾乎已是山雲相間。右邊的向陽山坡與左方陰影中幾乎只見輪廓的山林建築形成強烈對比,而偏暗的前景與沉浸在晴嵐日照的朦朧遠山在明暗變化下似乎也帶出溫度上的冷暖轉變。畫中的崎嶇山形、峰谷起落、隔岸遙對的城堡建築與身形渺小的人物都烘托出自然的磅礡之感,然而水上點點帆舟、河畔房舍教堂、三兩群聚的人們,與彼此招呼的船家卻又為畫面帶來日常生活中的親近平和。整幅作品以灰、藍、綠、褐色調為主,岸邊的紅瓦房舍則在溫和的色調中添加一份活潑。 畫家在此成功地結合了十六世紀尼德蘭傳統風景畫中的全景式構圖與寫實母題,在想像與紀實的搭配下呈現出一幅兼具宏偉與秀麗、險峻與親切的美景。(于禮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楊.葛瑞菲爾
  • 日期
    年代: 年代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