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火神的熔爐

本幅作品〈火神的熔爐〉(The Forge of Vulcan)故事典故主要出於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 70-19 BC)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敍述女神維納斯(Venus) 要求她的先生火神(Vulcan)為她和凡人安喀塞斯王子(Prince Anchises) 所生之子埃涅阿斯(Aeneas)製作盾和武器,以保護他對抗在拉丁姆(Latium)即古代羅馬地區較不友善的原始聚落。 傳說埃涅阿斯攜其父親與妻兒逃離被希臘人毀滅的特洛伊城後,在拉丁姆的海岸登上現今的義大利,埃涅阿斯在此建立了城市拉米尼溫(Lavinium),並成為當地人和特洛伊人的領袖,他將兩族合而為一成為羅馬人的祖先。 畫家將故事場景設置在由巨大山岩所形成的户外空間,山岩被開鑿成為火神的鑄造場域,只有畫面右手邊為開放向後延伸的山岩與大海景象,依稀可見海上的船隻,似乎藉此點出埃涅阿斯和其他逃出的特洛伊人前往未來的古羅馬城的景象;畫面以三位男性人物為中心,男子們高舉手中的鐵槌,作出敲打的動作,其中一位一手高舉鐵槌,一手以鐵夾夾著火紅的冶鐵,他的右腳以支架支撑著膝蓋,從其較年長的面貌體態及其主導的身分可推測此人應為火神;中間面向觀者的男性人物,其額頭上有一顆眼睛,應為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部份傳記提及獨眼巨人為火神的工人。 左右兩旁分別可見丘比特及三位幾近全裸的女子,其中一位坐於岩石上的女子,左手放置在一頭盔上,右手肘彎曲將手掌放於胸前,從其手勢和向中心場景微傾的身姿與表情,可推測此一人物應為維納斯,顯示火神在維納斯的柔情懇求下,正為埃涅阿斯鑄造盔甲與兵器。 畫家在人體特別是對前景男性人物身軀的描寫及身體肌理的扭轉形式呈現出矯飾主義的風格,極可能受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等羅馬藝術家們的影響。(蔡敏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保羅.法瑞那透
  • 日期
    年代: 年代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