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人側面像

喬治‧盧奧(Georges Rouault, 1871-1958)是位多才多藝的法國藝術家,創作領域包括油畫、陶藝、版刻、彩繪玻璃,與詩歌文學。他融合來自傳統鑲嵌彩繪玻璃、野獸派與表現主義的啟發,發展出獨特藝術風格。 膚色淺亮、身著低胸服裝,貌似馬戲團舞伶的女子在藍、黑、綠、褐交融成的色面背景襯托下,尤其奪目。然而,人像幾乎佔滿邊框的特殊比例也營造出一絲束縛壓迫效果。交雜在女子頭部與耳際的白、紅、黃、黑色塊暗示著髮上的花朵羽飾,而眼、鼻與唇瓣的鮮紅色痕則帶出濃妝之感。額頭與眼袋部位連結一氣的陰影與黑線使眉眼神色模糊難辨,人物有如浮現在不定光影之中,難以捉摸。時粗時細、斷裂重疊的黑線勾勒出外緣與內部結構輪廓(如髮際、顎骨、頸項或鎖骨),而彼此連貫的線條有如圈隔色塊的分界,凸顯顏色的鮮亮,與鑲嵌彩繪玻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覆蓋交疊的厚塗顏料在刮刀及乾刷筆觸下顯得碎裂斑駁、凹凸不平,有如版刻刀鑿,粗獷有力。一反溫柔端莊或嫵媚動人的傳統女性形像,畫家在此賦予畫中女子一種強勢、神秘的特質,同時夾雜些許滄桑與壓抑;少了感官情色,多了嚴肅靜思。 盧奧偏好的馬戲團題材並不聚焦於娛樂生活紙醉金迷、慾望充斥的氛圍,而是刻劃台下雜耍小丑與舞者的孤獨、卑微與沉鬱。他們常單獨出現,安靜凝望或垂目沉思。這些畫像並非肖像式的再現,而是一種迫於社會環境而戴上冷漠面具的類型代表。盧奧利用獨特藝術手法營造出面部的「裂痕與斑駁」,暗示面具與內在的壓抑與崩裂。(于禮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喬治.盧奧
  • 日期
    年代: 1937年之前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奇美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