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南市鳥瞰圖(文字)

1725年,府城始建,最初用木柵,後陸續增植刺竹、改城樓為磚造,1788年又改築為三合土城,終成半月沉江之狀的「半月城」,是清代台灣地區規模最大的城池。轄理南部地區甚至全台的重要文武政務機構,均置府城內,其為全台政經文化中心之地位於焉確立。光緒初年,台灣北部開發日進,加以台江淤塞成為海埔,海航之利漸失,打狗港(今高雄港)應運取代,府城海運交通地位動搖。日治之後,台南市始終為「縣」、「廳」、「州」的治所,依然是台灣南部行政中心所在。而在殖民政府引進現代化生活觀念下,曾為台灣「舊文化」代表的「府城」,也逐漸脫胎換骨;1910年代後,「古都台南」在日本人推動「市區改正」下,拆毀不少清代建物,而模仿西洋古典建築風格的公共建築,也逐一出現(撰搞者:林孟欣)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金子常光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昭和9年(1934)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數典計畫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海埔/海埔/高雄港/三合/木柵/半月
  • 緯度
    23.4728/24.6467/22.6153/23.698/22.9757/23.4487
  • 經度
    120.173/120.774/120.277/120.41/120.469/120.20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