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鳥瞰圖(圖一.2)

1927年(昭和2年),《台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以投票方式決定新「台灣八景」;《台灣日日新報》是當時台灣北部第一大報,發行量近萬份。於是台灣八景便由清治時代的「官訂」,變成日據時期的「民選」;其脫穎而出的八景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峽。「台灣八景」之前,又另立兩個所謂的「別格」,宛若「聖地」,即:「神域」台灣神社、「靈峰」新高山(玉山)。台灣山川名勝,只擇十地,難免遺珠,於是「二別格」、「八景」之餘,再添「十二勝」,共襄盛事:北投草山、新店碧潭、大溪、角板山、五指山、次高山、八卦山、霧社、大里簡、虎頭埤、獅頭山、旗山。圖中紅色圓底白字的註記為臺灣八景、紅色方塊白字的註記為臺灣十二勝。(撰搞者:林孟欣)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EIKOW
  • 創作日期
    出版/發行日期:1939
  •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數典計畫
  • 相關地點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灣》,台灣日日新報社
  • 地點名稱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新店/新店/獅頭/獅頭山/壽山/鵝鑾鼻/霧社/大里/太魯閣/日月潭/仙山/玉山/玉山/旭岡/阿里山/碧潭/台灣總督府/虎頭埤/淡水/日月潭
  • 緯度
    25.048754/23.4901/24.672/25.0208/24.6377/24.9964/21.9056/24.0223/24.967/24.1535/23.8666/24.5416/24.7584/24.9644/24.7946/23.5112/24.958433/25.042902/23.0287888/25.1895736/23.8428303
  • 經度
    121.510948/120.466/121.826/121.903/121.005/121.341/120.851/121.132/121.922/121.624/120.911/120.948/121.209/121.343/121.083/120.804/121.534635/121.51503/120.3434604/121.4570447/120.87286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