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經驗的催化3.3--我與宜蘭的公路交通建設

本場為宜蘭空間三十第三次座談會,時間為2017年5月5日,演講主題為我與宜蘭的公路交通建設,主講人時任宜蘭縣政府建設局局長的李吾胡先生回顧了宜蘭縣境內橋樑設計的變化過程,從一般的橋樑到陳定南縣長開始要求美學設計的橋樑,游錫堃縣長進一步要求橋樑美學在地化的過程。最後分享宜蘭縣交通整體計畫的辦理經驗,以及縣內不同層級道路的計畫考量與設計概念,除了實用外,也能兼顧美學及加入其他功能,讓道路與橋樑能得到最大值的使用。

宜蘭,從1980年末期開始出現很多開創性與革新性的空間計畫及建設,形成著名的「宜蘭經驗」,但「宜蘭經驗」不只在宜蘭的空間、地景地貌及特色建築,更重要的是,它是從陳定南、游錫堃及劉守成三位縣長,承先啟後,以接力的方式,持續落實前任縣長的施政理念,才能形成「宜蘭經驗」與「宜蘭價值」。

宜蘭多水多河川,道路與橋樑工程是公路交通很重要工作重點,以往橋樑與道路工程多講求實用,沒有其他的元素加入。到游錫堃縣長任內才開始要求橋樑需要有美學概念,並與在地元素結合;而道路工程除了實用外,要保護原有的樹木並追求綠化滯洪及儲水等多面向功能。

鑑於紀錄宜蘭空間經驗之重要性,蘭陽博物館於2016-2017年辦理「宜蘭空間三十」四場座談會,主要針對陳定南、游錫堃、劉守成三位縣長任內的空間施政與專業團隊的實踐過程的經驗分享。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小河文化工作室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7/5/5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點
    創作地點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121.8325081, 24.868722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