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經驗的發軔2.8--不作英雄的驕傲年代(逐字稿)

本場為宜蘭空間三十第二次座談會,時間為2017年1月20日,演講主題為不作英雄的驕傲年代,主講人為張仲堅建築師,他在1980年回宜蘭開業。張建築師與縣政府合作的第一個案子是1982年,在未搬遷前的縣政府旁的民族派出所需要一個便民中心,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完成,建築師未與陳縣長見過面。接著宜蘭運動公園的擴建規劃圖,剛開始是陳縣長畫的,包含了體育館、棒球場及游泳池,然後張建築師才接續規劃設計,最後完成了現在模樣的宜蘭運動公園。1986年時,宜蘭縣的學校都做了整體計劃,為新校園運動的開始。先在過嶺做一個新學校及運動公園的示範,然後慢慢擴大,而921後是一個高點,變成校園新運動。921當時有人問建築師,如果他的團隊到其他地方會能不能取得一樣亮眼的成績,他回答,只要縣長像陳定南一樣,敢打破舊規,那建築師團隊就沒問題。建築師認為,在體制下用最大邊際效用是陳縣長最擅長的事情,所以陳縣長做了很多與其他縣市不同的施政。他們不作英雄,但他們很驕傲。

宜蘭,從1980年末期開始出現很多開創性與革新性的空間計畫及建設,形成著名的「宜蘭經驗」,但「宜蘭經驗」不只在宜蘭的空間、地景地貌及特色建築上,更重要的是從陳定南、游錫堃及劉守成三位縣長,承先啟後,以接力的方式,持續落實前任縣長的施政理念,才能形成「宜蘭經驗」與「宜蘭價值」。

鑑於紀錄宜蘭空間經驗之重要性,蘭陽博物館於2016-2017年辦理「宜蘭空間三十」四場座談會,主要針對陳定南、游錫堃、劉守成三位縣長任內的空間施政與專業團隊的實踐過程的經驗分享。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青雲路三段750號
  • 撰寫者
    張仲堅(主講人);蘇美如等(文字整理)
  • 時間迄
    2017/01/20
  • 地點-緯度
    24.8686566
  • 地點-經度
    121.8327529
  • 活動主辦單位
    蘭陽博物館
  • 時間起
    2017/01/20
  • 地點
    青雲路三段750號 (121.8327529, 24.868656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