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老街區最早始於清朝,直到1937年(昭和12年)實施市區改正,街屋才陸續興建完成,回首過往,1925到1945年之間可說是西螺老街整體呈現最繁華的時期。隨著時光更迭,目前西螺老街的街面僅存142間日治時期建成之歷史性建築。本書紀錄其中之16處地點,透過作者的圖文,逐步帶領大家認識老街街屋的不同故事。
本書作者馬哈,本名廖美華,淡江中文系畢業,老家在濁水溪畔的茄苳仔小村莊,十歲時與父母移居臺中。2013隨一波文創浪潮返回故鄉西螺,開始繪製自己童年場景和故事為主題的繪本,同年7月在西螺東市場開設「馬哈的箱子文創小商店」,正式將自己多年來的圖文創作轉為商品,並開始著手寫畫西螺老街街屋。2014年以《文藝復興了一條街》獲雲林縣第十屆文化藝術獎報導文學類首獎,對於家鄉這條歷史街道的深耕更進一步。爾後受到螺陽文教基金會何美慧董事長的邀請,完成《老街時光》這本圖文創作書。
馬哈認為這本書與一般介紹老街建築的書不同,比較像是從一位旅行者的觀點,是帶有想像、猜測及距離來看待老街街屋,裡頭有股鄉愁卻又陌生的感覺。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美慧則指出,這是一本回歸故鄉的人在挖掘故鄉的紀錄書,透過簡約生動的繪畫與情感深刻的文字,看似輕鬆的書面卻記載著西螺老街深沉的歷史,值得仔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