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寧教授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南京,父親為當時留洋歸國先驅。徐教授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對於學習有旺盛的求知慾。民國36年全家來台定居,徐教授開始在省立蘭陽女中、師大附中、北一女等高中教授數學的工作,並在此時撰有《數學歸納法》、《三等分角問題》等相關高中數學著作。徐教授對於女性平等受教育極為重視,認為女性不應以相夫教子的社會氛圍而設限自身學習,因而啟發當時北一女許多學生獲得優異成績。 民國64年徐教授獲得宏博基金獎學金,留學西德哥廷根大學,成為當時台灣女性取得數學博士的第一人,同時獲德語教師資格。之後獲聘師範大學任職數學系副教授,教授世代數(Modern Algebra)、拓樸學(Topology)等專門的課程。之後時常受邀至新竹女中演講,並為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做設立的預備,兩頭燒奔波於師大、清華大學,又編撰高中數學教科書,對當時數學教育貢獻極大。徐教授於清大的宿舍鄰近學校,她與學生們在課外時也有豐富的活動。除了定期舉辦餐會交誼,身為老師她課內課外都傳道、授課、解惑,並不吝給予學生幫助,時常讓學生無限感懷。 民國104年《科學與性別–數學女鬥士徐道寧教授之紀錄片》一片入圍國際女性影展,藉由自述和訪談,勾勒徐教授身為臺灣第一位數學女博士,及其為數學教育貢獻一生的故事,證明性別絕對不是學科技的限制獲條件,而一個人的態度和胸襟才是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