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出身,長年關注新竹文化的作家陳銘磻,原為小學教師,又具備作者素養,常在國語日報等報刊發表日常教學與原住民主題的文章。後來出版了文集《車過臺北橋》,正式踏入文壇,相繼推出《石坊里的故事》、《賣血人》等散文和小說集,奠定其在臺灣文學史上「文壇勇士」的位置。 從2000年起,陳銘磻開始進行一系列新竹相關著作撰寫,出版了包括《尖石櫻花落:新竹縣尖石鄉導山覽水書》、《竹塹風之戀:新竹市的古典與人文之旅》、《五峰清泉夢:新竹五峰鄉的尋夢之旅》、《新竹風華:新竹縣歷史人文與文學風景行吟》與《風城遊:新竹人文史蹟與典雅景致散步》等多本新竹相關著作。 透過陳銘磻系列作品的導覽,梳理其著作中所寫的新竹印象,已經是新竹經典符號的米粉或摃丸等飲食文化,其內涵發揚了竹塹墾殖的歷史、新竹人日常生活的痕跡,還有面向國際的文化輸出,讓臺灣成為世界亮點等等,這些都能讓現今飽受文化沙漠或美食沙漠等批評的新竹,找回具備歷史縱深的自身認同,並進一步提供另外一種想像與詮釋新竹文化與飲食的新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