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5年(2006),桃園眷村在眷村改建的政策下幾乎悉遭拆除,有鑑於此,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即依「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進行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搶救文化記憶,並以之於民國98年(2009)編輯、出版了《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一書,此文即為當時的記錄...... 建國八村在大園的大海里,興建於民國39年(1950),由空軍第5混合聯隊第5基地勤務大隊負責,位於空軍桃園基地內,因此居民若要進出家門,得經過層層關卡才行。眷舍原本為竹編搭建,民國50年(1961)大火,後改用磚瓦重建,共計143戶。建國八村的人口組成可以分為二期,第一期是民國43年(1954),以軍官的眷屬為主,而且是一起從大陸過來的;第二期為民國54年(1965),士官和原住民大量進入,改變了該村的人口結構。建國八村的眷舍以1房1廳,8.4坪大的丙型,以及僅只1廳,7.6坪大的丁型為主,皆無廁所,水源取得以村口的8號大塘為主,故建國八村早期也被暱稱為「8號」。村內設有軍方主辦的幼稚園,陳康小學更是遠近馳名。另外,村內的「建華廳」更是周遭眷村的娛樂中心,藍天藝工隊進駐表演時,村內總是水洩不通。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