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美國Venus鉛筆」為《15個文具店的經典回憶》創作過程中所蒐集關於舊文具店經典回憶的素材之一。
Venus為創立於1861年的美國鉛筆品牌,曾與其他歐美品牌立足臺灣大眾鉛筆市場,後被日系與臺灣本土品牌超越,歐美品牌鉛筆便逐漸轉向美術等專業領域被使用。
現代鉛筆以石墨和黏土來製造,石墨添加得越多,筆芯愈軟,顏色愈黑;而黏土添加得愈多,筆芯則愈硬,顏色愈淺。鉛筆現在仍稱作鉛筆,是因為最早的極不成形或似鉛筆的筆為鉛金屬所製造,後則又因歐洲中世紀在化學發展僅剛啟蒙時,人們將石墨誤以為是鉛的一種,因此鉛筆一詞在諸多語言及東亞語言中流傳下來、廣泛被使用而未修正。中國古時也有「鉛筆」之稱,是以鉛粉做成的筆,用來塗改絹帛或紙上的錯字。
而鉛筆和其相似原理的自動鉛筆和免削鉛筆,因為其消粍性的筆尖和容易被擦掉的字跡,不需要像鋼筆、原子筆、寶珠筆、麥克筆等,時常擔心過分用力或被碰撞跌下而損壞,也不用擔心寫錯字,所以經常是學校教導低年級學生寫字的主要教學工具。同時因木鉛筆可以透過控制運筆的角度劃出粗線條,所以常被用作繪畫與素描的工具,後來則更出現仿照其原理構造的木顏色。
雖然鉛筆有上述令人喜愛且便利的特質,但因為其易被磨滅的字跡,一般避免在較正式的文件上使用。且鉛筆筆尖因為書寫過程中變純和縮短,需要定時刨削,需要使用鉛筆刨或小刀,而刨筆所產生的碎屑即使筆刨附有收集處,仍然需要定時拋棄,所以仍不方便使用。但另一方面,儘管鉛筆在應用的便利性上不如原子筆,但在野外活動可隨身攜帶且其不怕油不怕水的特性仍是最可靠的紀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