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處《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p.305-337。 前言 清康熙57年(西元1718年),泉州人王世傑率族人入墾,迄今已經三百年。自此之後,新竹地方出現了許多個家族。在這三百年期間,這些家族為新竹是的繁榮貢獻心力,值得史書為之記載。 家族史是地域社會研究不可或缺的一個版塊。一方面,地方家族的盛衰消長,和其所在地域的社會網絡、國家政經環境,以及時代氛圍,密不可分。家族史研究是地方社會史的一扇窗口。另一方面,也正由於見微可以知著,因此觀察地方家族盛衰消長,有助於瞭解社會流動。 然而,先前的家族史研究,多聚焦於特定家族個案或針對少數家族進行比較研究,鮮少以地域社會為範疇而進行觀察分析。2005年出版的《續修新竹市志》,在住民志有〈地方性代表家族〉一文,介紹新竹市具有代表性的四個家族。這些被稱為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也就是一般人所稱的望族,包括:浯江鄭家、李錫金家族、林紹賢家族,以及王世傑家族。3 這些家族在清代的新竹地方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不過在接下來的日治時期,新竹地方的經濟社會情境大幅轉變,許多家族也隨之開始轉型。在這個過程當中,原本清代因地租、行郊和放貸而累積財富的地方望族,如何持續其影響力?家族之間如何盛衰消長?著實令人好奇,但迄先前文獻非常有限。 本文將探索日治時期新竹市的望族。作者將以新竹市出版的地方志書《新竹市志》以及《續修新竹市志》(簡稱兩版《市志》,以下同)人物志資料為素材,萃取新竹市日治時期人物及其所屬家族,期能從這些人物分佈的版圖,窺見當時新竹市的望族。
新竹300博覽會於2018年7月21日至29日,在新竹文創館舉行為期9天的展覽,規劃六大城市展區,包含「光輝城市」、「酷暖城市」、「自造城市」、「不老城市」、「漫遊城市」與「超萌城市」,及「新竹風起」、「城市願景」二大多媒體專區。是新竹300年來史上第一次的博覽會,不僅是民眾理解新竹歷史、產業變遷及願景的最好機會,更找回新竹人的認同感、光榮感與幸福感。
本件屬於新竹300博覽會「關於新竹」(影音及出版品)
內容包含新竹300博覽會成果影片「感謝有你」與新竹300博覽會專曲「心。築」,作為紀錄博覽會點點滴滴的載體以為後世傳誦。另外,為了紀念新竹開墾300年,新竹市政府亦出版相關圖書:《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及《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此三冊圖書從生活角度、歷史角度及教育角度,帶領民眾走入新竹300年歷史文化,進一步了解新竹市的過去與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