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基督教教會的發展(1872-迄今)

本文出處《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p.256-284。 摘要 1872年3月12日傍晚馬偕踏入竹塹城,這是新竹市基督教的開端。1878年4月17日馬偕開設竹塹禮拜堂,至今已有140年歷史。清領時期落地生根建造,奠定良好基礎。日治時期走向教派並立情形,後期遭到政府壓制迫害。戰 後教會恢復傳教,韓戰爆發,中國大陸外籍宣教士撤退來臺,使得1950年代本地教會蓬勃發展。1970年代轉趨停滯消沉,1980年代因為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等緣故,開始緩慢復甦,1990年代進入復興時期,迄今持續發展。

新竹300博覽會於2018年7月21日至29日,在新竹文創館舉行為期9天的展覽,規劃六大城市展區,包含「光輝城市」、「酷暖城市」、「自造城市」、「不老城市」、「漫遊城市」與「超萌城市」,及「新竹風起」、「城市願景」二大多媒體專區。是新竹300年來史上第一次的博覽會,不僅是民眾理解新竹歷史、產業變遷及願景的最好機會,更找回新竹人的認同感、光榮感與幸福感。

本件屬於新竹300博覽會「關於新竹」(影音及出版品)
內容包含新竹300博覽會成果影片「感謝有你」與新竹300博覽會專曲「心。築」,作為紀錄博覽會點點滴滴的載體以為後世傳誦。另外,為了紀念新竹開墾300年,新竹市政府亦出版相關圖書:《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及《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此三冊圖書從生活角度、歷史角度及教育角度,帶領民眾走入新竹300年歷史文化,進一步了解新竹市的過去與未來。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