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處《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p.186-206。
摘要
新竹城曾是清代北臺灣最重要的政經與文化中心,其細木雕工之匠藝亦為北臺灣之首。本文藉以傳統寺廟珍藏的古老供桌文物為案例,揭開竹塹城獨特的工藝之美。歸納敘述各種供桌的類型,討論新竹寺廟供桌特有現象、供桌雕刻圖案的承傳,以及針對裝飾題材與雕刻手法,來點出供桌的地方風格,描繪出竹塹城內寺廟供桌發展之歷史軌跡。
新竹300博覽會於2018年7月21日至29日,在新竹文創館舉行為期9天的展覽,規劃六大城市展區,包含「光輝城市」、「酷暖城市」、「自造城市」、「不老城市」、「漫遊城市」與「超萌城市」,及「新竹風起」、「城市願景」二大多媒體專區。是新竹300年來史上第一次的博覽會,不僅是民眾理解新竹歷史、產業變遷及願景的最好機會,更找回新竹人的認同感、光榮感與幸福感。
本件屬於新竹300博覽會「關於新竹」(影音及出版品)
內容包含新竹300博覽會成果影片「感謝有你」與新竹300博覽會專曲「心。築」,作為紀錄博覽會點點滴滴的載體以為後世傳誦。另外,為了紀念新竹開墾300年,新竹市政府亦出版相關圖書:《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及《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此三冊圖書從生活角度、歷史角度及教育角度,帶領民眾走入新竹300年歷史文化,進一步了解新竹市的過去與未來。


